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一句经典名言,把它用在8090后中间的一部分“叛逆”者,尤其是那些不愿意听从于命运安排的一代年轻人身上,似乎不是那么恰当,当席卷龙山钨铜矿业集团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招工战役打响时,并非所有的职工子女都会听命于自己的父母而慷慨奔赴“内招”战场。
进国企、谋求一份固定工作的传统观念和思维,首先被新一代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孩子所唾弃,甚至耻笑。他们不再满足父辈们每个月拿那么一点固定工资,端个铁饭碗,在没有活力,死气沉沉环境中混日子的历史陈迹,在他们身上更多的体现了时代的叛逆和鲜明的个性。于是,他们断然拒绝了父母亲的“召唤”、“威逼”、“利诱”,毅然决然的继续坚守在大学的阵地,坚守在民企私企的营地,依然义无反顾的投身于2012年的高考备战中,成为了这次内招大决战中的真正“抗命者”和“叛逆者”,成为了这场大决战之外的又一个分战场。
纵观这些在大决战中的“叛逆子女”,一般来说都有以下几个特点:面对父母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据理抗争,坚守阵地不退却,父母被迫让步于其子女;为了父母的面子,不想和父母闹得太僵,表面答应父母的请求,而实际上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回来参加招工、体检、笔试、面试也只是走走过场,最后以考试成绩不行,“考不上”为理由,去走自己的路子;父母思想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支持儿女的叛逆行为,这类家庭一般自己的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或者说对国企的人文环境以及用人机制具有很深的感悟。
林琪的表妹倩倩,还有他的好朋友佳杰等等就是属于这场决战中的几名典型的“叛逆者”。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坚定着自己心中的目标,或许他们当时的行为作为他们的父母家人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是若干年后,相信他们的父母一定会认同他们的子女当初的决定。
林祥子在极力支持儿子小琪辞掉省城的工作回来参加公司内部招工的同时,也总是忘不了关心自己的妹妹林娜娜家的孩子招工事情,当招工文件下来后,他第一时间通知妹妹,招工报名正式开始了,他不止一次的去妹妹家里询问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我说娜娜,你和倩倩他爸是不是已经商量好了,不打算让你们家的宝贝女儿回来参加招工呢?”
“是啊,哥,毕竟孩子考上大学也不容易,再说以后走向社会,你说一个高中毕业生能做什么呢?起初,我和倩倩他爸也很想劝孩子回来,但是劝了几次孩子都不同意,你说我总不能和她爸一起去学校把女孩绑架回来吧。”
“那是,那是,孩子毕竟大了,当初就像我们一起劝小琪一样,如果小琪真的不回来,我也不能真的把他绑架回来。”
“哥,我总认为让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就回来参加招工,集团公司的这个做法有点欠妥,这和误人子弟有什么区别啊!公司发展应该需要更高一层文化的员工,而不是把这些正在就读大学的学生诱惑回来。虽然说文件没有规定正在读大学的不能参加招工,但是规定高中学历就可以参加本次招工,这实质就是让这些高中毕业而正上大学的孩子放弃学业,回来参加招工。”娜娜毫不隐晦的向哥哥说了自己的看法。
“是啊,娜娜,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状态下,很多家长这样做也可以说是很无奈的选择,甚至说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你想如今大学不停的扩招,但是国家又不管他们的就业,现在就业难是明摆着的,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二十多岁的小青年漂泊上几年是没有问题的,可总要面临结婚成家的问题吧,把这么多大学生招进企业当一名简易岗位上的操作工人,那真是大才小用了,但是我们这个老国企又不像人家民企私企发展扩张迅速,企业里放不下那么多的管理员工和高技能人才。不过,只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就算是当操作岗位工人,只要个人心态好,肯努力,今后在公司也会有发展前景的,关键在于公司能不能提供给这些大学生们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如果公司用人机制能够彻底改变“任人唯亲”、“靠关系”这个顽疾,孩子今后还是有希望向上走的,公司要真是那样做,也算不负我们这些家长培养孩子的那份苦心了,也算是没有埋没这一大批人才的。”
“哥,还是你站得高,看得远。其实当工人、当干部不重要,重要的是给这些孩子一个好的发展空间和成长环境,你说这帮孩子,有些大学毕业了不敢签约,放弃种种机会,回来当个工人;本科快要毕业了的,放弃大学时的梦想,回来当个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