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角胸前一系,仿佛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
她蹲下身子,两根背带肩上一靠,憋一口气使劲向上撑,小脸都憋红了,两次均未将背篓背站起来。
旁边的易诗见了,走过去,伸手去扶背篓,说道:“我来帮你。”
“不用,不用。手弄脏了。我有的是办法。”
胡秋妹将锄头往前方一勾,借助锄头之力,站了起来。
“好厉害,胡秋妹!”易诗由衷赞道。
“柚子你们不好拿,放在我的背篓上。回去洗把水得了。”
胡秋妹轻轻转身,将背篓后方转到二人面前,为了方便二人放置,还来了个半蹲。二人将摘下的柚子、柑子一齐放了上去。
胡秋妹肩背红薯,手拄锄头,三个好姐妹一路说说笑笑往回走。红薯地离胡秋妹家并不远,顺半山过一道弃用不通水的干堰沟便到了。
前面出现一所房子,房顶上有炊烟袅袅上升。胡秋妹侧身对两位同学介绍:“这就是我家的房子。”
山墙下几只土鸡在追逐争食吃。山墙前方一只小黄狗摇着尾巴跑了过来,两个女孩吓得“哇哇”大叫往后退,易诗边退边喊:
“胡秋妹,快点把住你的狗!”
那狗跑到胡秋妹的脚下,胡秋妹赶紧用手中的锄头拦住它的去路说道:“小黄,这是我的同学,不准咬哈。”
那狗果然听话,停在胡秋妹的脚下,没往前走,翘个尾巴看着这两个陌生人。
“还不回去。走!”
胡秋妹用锄头薅了那小狗的头一下,小狗低头,嗅了嗅胡秋妹的鞋和裤脚,乖乖掉头,围着胡秋妹转了一圈,在前方摇着尾巴,像个大将车,走回去了。
两个女孩远远跟在胡秋妹的后面。
走在前的易诗还在路边找了一根干树枝,拿在手里,眼睛盯着小狗,神色紧张地前进。
山墙边探出一颗小脑袋,看到陌生人,赶紧缩回去不见了。易诗她们看清楚是个小男孩。那小狗眼尖,一见那小男孩,便不管胡秋妹,追男孩去了。
二人“砰砰”跳的小心脏终于舒了口气。
刚走完山墙,一块半圆的土坝子出现在眼前,坝子比较平整,没有硬化,没有栏杆,地面很干净。
坝子边是两间圈舍,用木头作柱,墙壁三面木板,一面石头,稻草盖顶,稻草上已经长满了青苔,青苔里还冒出了几颗野菜。这时听见一个男孩在屋里说话:
“妈,来客人了。”
她们一听声音,知道是刚才喊胡秋妹吃饭的男孩。不知刚才在山墙边出现的是不是同一人。
胡秋妹将背篓往坝子外圈舍处背,圈里一条黄牛看见胡秋妹走过去,兴奋得在圈舍里快速来回走着,脖子伸得老长,嘴里“哞哞”叫着,蹄子扬起刨着圈舍门,想跨越圈板出来。是在欢迎胡秋妹给它送来了好吃的。
“还没吃完,又在闹啥子?”
胡秋妹将红薯放在圈舍边,将地上的一堆半干的红苕藤抓了一大把,扔到黄牛面前,同时没忘教训它两句。
“刚才那是你弟弟?你家的狗呢?”
走在中间的崔小文面色还有些紧张,关心那条小狗去哪里了。
“是我弟弟冬元。小狗进屋了。”
胡秋妹将锄头和镰刀挂在圈舍壁上,边回话边走上坝子。
“秋妹,同学来了啊?快叫屋头坐,外面冷。”
中间堂屋门口出现一位妇女,出来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