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征那里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卜湖为了让卜城恢复往日的荣光,不得不想其他办法。
比如联合各个部族和商队抵制互市,降低卜城的税收等。
然而,其他人不傻,卜城的利益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再说降的那点儿税收都不够塞牙缝的,想让他们配合去得罪大夏简直是痴人说梦。
就这样,能想的办法卜湖都想了,效果依旧不理想。
贸易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当一个地方有新鲜又价值高的商品时,已经能让商人们趋之若鹜。
要是那个地方还有比较完善的安保措施和买卖规范,商人们几乎不会再选择别处。
说来说去,相比于互市,只是一个中转地的卜城,少了太多能吸引商人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的失败几乎可以预见。
要是卜湖能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从中吸取教训,转变经营策略,把卜城打造为互市和其他地方贸易的一个枢纽,或者是集散中心。
不再幻想着一家独大,绝对能跟在互市身后喝口汤,收入可能没有以前高,但是绝不会过不下去。
可在贸易这方面,做了多年老大,不仅卜湖自己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卜城的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
他们已经过惯了大口吃肉的日子,突然只能喝汤,他们怎么乐意。
人要学会接受现实,否则就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
卜湖和卜城的很多人就因为接受不了现实,走出了让自己灭亡的一步。
经过调查,他们和那些反对科举的世家贵族一样,发现了姜团的存在,决定从根上解决麻烦。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夏的那些世家贵族和卜城的人,虽然到不了朋友的地步,不过偶尔为了共同的目标,合作一把绝对没问题。
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共同制定了对姜团的刺杀计划。
计划很好,可惜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他们一没想到,姜启对姜团的保护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竟然会把只有帝王才能用的暗卫,派到对方身边。
二没想到姜团出行的时候,会带着两只猛兽,最后导致功亏一篑。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姜团倒是没有特别愤怒的情绪。
历史已经告诉他,当某件事威胁到一部分人,尤其是一部分有权有势人的利益时,总免不了流血牺牲。
看看历史上的各种变法,不管变没变成功,都会有很多人因此而死,有的时候就算成功了,变法发起人一样得死。
这不是说古代人命不值钱,实在是这其中触及到太多人的利益,哪怕不为自己,为了家族的昌盛,为了子孙的未来,利益受损者都会对敌人冷血无情。
唯一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些人会直接把矛头对向他。
说那些人笨吧,能猜到这些都是他弄出来的,知道斩草除根,说那些人聪明吧,又想的太少,难道把他杀死了,姜启就不会把科举继续进行下去了?
或许他们是想过的,不过是很清楚,没办法把姜启弄死,才从他身上下手,以为只要他死了,姜启就会被打击到,会放弃科举了吧!
如果那些人是这么想的,姜团只能说那些人太天真,像姜启这样的人,只要认定一件事,除非能证明那是错的,否则对方根本不会放弃。
被这样挑衅,不仅不会让对方放弃,反而会激发对方无尽的斗志,因为他们都清楚,那些人能慌不择路到这种程度,说明大夏未来的路没有走错。
想清楚这些,他故作轻松道:“陛下放心,我没有被吓到。既然已经查清楚了,按照陛下计划的来就行,”
姜启之所以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姜团,一是怕对方胡思乱想,二是为了道歉,自责自己没有保护好对方,三就是安慰一下,告诉对方,以后会加大保护力度,肯定不会再出现此类情况。
可道歉刚出口,之后安慰和保证还没说,对方就非常深明大义的表示自己没事,不用在意,这让他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帝王和兄长做得非常不到位。
“姜团,是朕疏忽了,朕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就算有什么意外也能很快解决,没想到会差点儿让你受到伤害,是朕的错!”
看着姜启自责的样子,姜团赶紧安慰:”陛下,帝王不能总道歉,这样有损形象。
你在原来的历史上,可是让很多人意难平的帝王,现在有了我和系统的帮助,注定会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这样的你,不需要道歉。
而且这本来也不是你的错,说到底不过是社会改革带来的必然波动。
陛下,振作起来,只要大夏能强大起来,只要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就是对我和系统最好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