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感遇
中正?新韵
兰叶春长盛,秋华桂皎洁。
欣荣常自在,不与寂相约。
谁晓栖林者,随风到日斜。
色常随本性,未请陌人觉。
释义如下:
1,兰草在春天的时候,常常都是非常茂盛的,长,指常常。
2,秋天的风华无双,譬如秋天桂花的明亮、洁白。
3,大自然的草木欣欣向荣,显得自由自在。
4,这时,看见的只有美好的事物,与寂寥的负面情绪远离而无交集。34句联合在一起,就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5,谁知道那些山林中隐居的高人隐士们。
6,在风中流连忘返,一直到日落。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
7,一切的色与相,都有它们自己的本性,比如本文的花草,他们的芳香来自于大自然的神奇,来自于它们自身的神奇,与其他人,没有半分关系。
8,一切色相,都是自然就存在的,它没有主观让任何人去发现它,理会它。色与人的关系,完全就是不相交集的两条平行线。(高人们的品性高洁,难道还会希望别人去关注?不是的。生来高洁,有人知道是高洁,没人知道还是高洁。顺其自然罢了。)
结语:修改之后,本来晦涩难以理解、有点类似于“赋”和“文言文”的写作特点的一首诗,变得通俗易懂,圆润自如。
由此可见,真正精辟精炼的文字,需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熔炼,才能修成正果,达到登峰造极、大道至简之地步。
本文观点系一家之言,读者朋友如有不同意见,诸君可在评论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