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们不但要享受生活,也要有忧国之心,国泰才能民安。
任何文明,都是借助天下来延续的。任何文明的延续,都是以人为本。
因此,大道至简,简单明了,更加容易传承,容易被人所接受。如果读者看不懂,一定不会去学习,不会去接受这个传承。
所以,我将之简单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我们的诗词文化。
诗词简单化以后,更加符合“大道至简,大巧不工,化繁为简”的规则。
这是天地大道,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则。化简为繁,只会漏洞百出,有违以文字进行教化传承的本意。
不管什么诗,不管绝句还是律诗,如果能够做到文字圆润自如,意境通透唯一,文字精炼和谐,少瑕疵,就算得上是精品了。
没必要一味地用生僻字、大量用典,大量玩弄技巧,一味的追求格律平仄。
那就失去了文字的本心本意。
我在上一本书“中正诗词”之中也讲过,格律其实就是一种音律与平仄规范所结合出来的一种文字规则,其本意是为了让文字形成独特的韵律美。
诗词,不是用平仄规则去压制诗词的“神韵”,形和意,永远是以意为核心,形为意的承载体。
二者不能本末倒置。
唐诗之中,有许多诗,与格律根本没有半点关系。按现在许多诗人的说法,那就古风。
可是,那样的诗传承了千百年。比如黄鹤楼,就是一首古风,但是这首诗流传之广,许多格律诗都比不上。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诗词的意境,大于形式。要不然,为什么近代那么多诗人,抛弃了格律,选择写现代诗?
不是格律不够美,而是格律很难传承,很难学习,吓退了大部分人。
我们要传承格律文化,就要用最简单最平实最适合的方式。
这个方式,如果要用八个字形容出来,那就叫做“返璞归真,大道至简”。
要推广中华文化,首先,要让天下人都能读懂。这才是首要。
诸君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