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兰香本以为新招的这批小年轻会是首先开单的。
毕竟他们跟李淑梅不一样,李淑梅为了赚钱,那是墙里墙外一起开花。
认识的人她会劝说人家买房,陌生的人见了也必定跟人说房子。
熟人才说服了六七家买房,陌生人已经有五六家签了合同了,甚至这些陌生人还主动帮她介绍想买房的人。
总之李淑梅是生人熟人都要抓,生人熟人的钱都要赚,她也做到了。
年轻人就不一样了,年轻人脸皮薄,买房又是这么大的事,大家总觉得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不会轻易相信年轻人。
可是家人亲戚就不一样了。
家人亲戚总是愿意伸手帮一下自己的小辈的。
就比如好多人刚入行卖保险,刚开始帮他\/她完业绩的一定是亲戚朋友。
就连那些年轻人自己也觉得自己很行。
结果是他们并不是很行。
他们连亲戚朋友都还没有说服,人家李二妹开单了。
也不知道她怎么做到的,就只跟着纪兰香观摩过两次她是怎么说服别人,她就成功签约了。
而且一签还就是个三室两厅的九十来平的大房子。
而且还是价格比较贵的一个小区的房子,总房价抹掉零头也要一万八,也就是光这一单,李二妹就能拿一百多块钱的提成。
别说纪兰香了,李淑梅都惊了。
这哪里是小姑娘?
这分明是一头狼崽子。
又签了两单的李淑梅都被李二妹被逼迫的有了紧迫感。
那些年轻人更是状若疯狂。
他们自以为胜券在手,家里的态度已经松动,有几个亲戚更是整天找他们打听房子的事儿。
他们觉得只差努最后一把力,就能说服他们买房子签合同。
谁知他们还没完成最后一步,李二妹这个最后来的乡下妹居然成功了。
她可是农村来的,普通话说的有时候都听不清在说啥。
她怎么说服别人的?
那可是一万八的房子,不是那种七八千一万刚冒头的小房子。
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所有人都差点疯了。
大家迫切想知道李二妹是怎么做到的。
纪兰香为此还专门组织大家开了个会,请李二妹说一下她能成功的窍门。
李二妹被请到台前的时候人都懵了:“这这,我就是让他们买房啊,给他们说买房的好处啊。”
底下有人喊道:“我也这么说的啊,为什么他们没有买?”
别说陌生人了,熟人都没被他们说服。
到底差距在哪里了?
李二妹挺想说清楚的,可她都没上过学,肚子那点墨水还是人家知青好心教的,说了半天还是没有人听懂她怎么做到的。
纪兰香想了下,便对她说道:“二妹,你把我当你的客户,你来试着说服我一下。”
李二妹眼睛顿时亮了:“那,那老板你会买房吗?”
纪兰香笑了:“你要是能说服我,我就从你手里买房,这么多人看着呢,保证不骗你。”
纪兰香现在有麦当基的分红,虽然只拿到手了一部分,剩下的又被投回去建设学校了。
周志强他们说是不用她投钱,股份就是送她的,纪兰香也没听,虽然比不上他们两个投入的资金量大,还是投了一部分钱进去。
她可不好白要人家的股份白拿人家的钱。
而且她家就她和玲玲两个人,母女两个有没有什么奢侈的爱好,可以说除了买吃的买衣服,连个花钱的地方都没有。
她手里的钱早就够把四套房子全部还清了,只是她不想还清而已。
想想四套房也就才一百多块钱,再过个三五年,一百多块钱,连人们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那她还还这个钱干啥?
钱攥在自己手里才是钱啊。
她还琢磨着去玉海市郊区的村里批上几块房基地,把房子建成六层的楼房对外出租呢。
不光能赚好几年的房租,到时候碰到拆迁还能换成新房子,这样的投资稳赚不赔。
再说了,赚出租房屋的租金绝对是这个世界上风险最小的投资了。
既然手里头有钱,那她也不介意再买上一套房子。
李二妹一听说纪兰香真的会从自己手里买房,眼睛顿时亮的像灯泡,瞬间忘了这是自己老板,不是自己的客户:
“老板,我们这个房子可好了,我都是事先去看过的,朝向特别好,三室朝阳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