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 第36章 西汉立国

第36章 西汉立国

国都作为国家的行政和经济中心,选址自然要极为慎重,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和安全因素,交通情况、人文环境、土地资源、统治核心等因素也都在考量范围之内。

西汉立国之初,当时天下最有名的都城无非是西周的丰都和镐京、东周的洛阳,以及秦朝的咸阳,丰都、镐京和咸阳均位于关中,洛阳则位于洛阳盆地,由于两地皆为前朝旧都,在交通、经济、自然资源、人文等方面都符合建都标准,因此刘邦首先要做的,便是在关中和洛阳之间做出一个抉择。

刘邦最初更为倾向于洛阳,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洛阳地处汉朝统治的正中心,于此建都颇有“天子居于中”的意味,而关中则偏西了一些。

二是关中地区久经战乱,又被项羽一通霍霍,虽说经过萧何的治理已经有所恢复,但相较于前朝还是有所败落。

三是关中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北部和西部与游牧民族接壤,尤其是北方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已经极为强大,而且趁着楚汉相争之际,重新南下夺取了河套地区,对关中地区威胁极大。

四是汉朝开国功臣多为山东六国之人,洛阳距离家乡较近,他们也不希望远赴关中。

思虑已定,刘邦将决定建都洛阳之事告知群臣,询问他们的意见,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就在此时,原本奉命前往陇西戍边的齐人娄敬恰好路过洛阳,在听闻刘邦打算建都洛阳后,他认为此举颇为不妥,于是便找到了同为齐人的虞将军,将自己对于建都之事的见解说予了对方,希望他能够带自己前去拜见刘邦。

虞将军听了娄敬的分析,认为其所言颇有道理,便答应了下来,但又看了看娄敬那一身破旧的粗布短衣,认为若是让他如此去见皇帝,不仅颇为无礼,而且恐怕会被看轻,便命人给他找来一身光鲜的衣服换上。

娄敬闻言,却连连摆手道,“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穿着粗布短衣来,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我是决不会换衣服的。”

虞将军劝说无果,只好就此作罢,带着粗布短衣的娄敬前往宫廷。虞将军进宫将娄敬的请求报告给刘邦后,刘邦立即下诏让娄敬入宫,见其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便命人赐给他饭吃。

待到娄敬用饭完毕,刘邦这才正式召见娄敬,询问他要谈论什么大事。

娄敬开口便问,“陛下想要定都洛阳,是想让国家和周朝一样兴旺吗?”

得到刘邦肯定的回答后,娄敬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周朝的祖先,从后稷被唐尧封在邰地起,积累德政善行十多代,以至于到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时期,诸侯自行归附,终于灭掉殷商做了天子。到了周成王登位,周公辅佐他,才营建洛邑,只因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各地诸侯前来交纳土贡和赋税时,所走的路程大致相当,不必厚此薄彼。

君主有德行就容易靠此统治天下,没有德行就容易由此而亡国。所以周王朝强盛的时候,天下和睦,诸侯、四方外族没有不臣服的,全都奉上他们的贡赋。然而,待到周王朝衰弱之后,天下便没有谁再前来朝贡了,周王朝便也无法驾驭制约各诸侯了。这不仅是由于它的德行微薄,而且是由于形势衰弱了的缘故。

陛下夺取天下与周朝却有所不同。周朝立国之本为德,而陛下立国之本为战,陛下从沛县起事开始,先后席卷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战于荥阳、争夺于成皋,大战七十多次,小战四十多次,使天下百姓血流成河,父子枯骨暴露于野,横尸遍野不可胜数,悲惨哭声不绝于耳。这种情况下却要和周朝兴盛时期相比,我认为并不妥当。

洛阳虽是天下中心,却也四面受敌,无险可守,一旦天下大乱必成四战之地。而关中在秦国的治理下,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加之地形险要,四面均有要塞作为依托,即使天下大乱,关中也是可以保全的。”

听了娄敬的分析,原本已经做出决断的刘邦,却重新犹豫了起来,一时之间难以做出决断,便表示自己需要再思虑一番,让人带娄敬下去休息。

次日,刘邦召集群臣,针对定都事宜重新展开廷议,并将娄敬的一番主张说与群臣。

闻言,那些来自于关中的大臣自然纷纷表示支持建都关中,而那些来自于关东地区的大臣,则因为眷恋故土高声表示反对,朝堂上顿时吵成了一片。

有人说道,“关中固然是四塞之地,但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函、渑池,背靠黄河,前临伊、雒二水,同样易守难攻。”

见刘邦仍然犹豫,更有人抛出了 “周朝定都洛阳,传承了几百年;而秦朝定都咸阳,不过才传了十几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