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平安他们几个烧香“礼敬”之后,没过多久,就又有青烟袅袅,在三山九侯先生身前升起。
第二拨人,敬香人数也不算多,只有九人,却同样香火鼎盛,气象极大,曹慈,元雱。两位白帝城郑居中的嫡传弟子,一开门,一关门,傅噤和顾璨。竹海洞天青神山一脉的少女纯青,龙虎山天师府道士,中土破山寺的僧人,出身兵家祖庭一脉的许白。总之儒释道和兵家,三教一家都有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先后出现两拨手持三山符跨越山河的敬香回礼之人,而且他们还都很年轻,一个个都拥有值得期待和寄予厚望的大道成就。连三山九侯先生都小有意外,脸上难得有了些笑意。
与很多大修士不一样,他看重的,是未来,而且是他人的未来。若论往昔,峥嵘岁月,终究都是老皇历了。未来,却有无限的可能性。就像一本,情节永远有转折,让看客觉得出乎意料。而前边已经烂熟于心的内容,再惊艳的人与事,至多就是翻回去多看几遍,而回忆与缅怀,反而容易让书中人感到伤感。
于玄跟陈平安这个年轻人,在那个时候,其实没半点交情可言。先前在金甲洲战场,陈平安的开山弟子“郑钱”,那个做事雷厉风行,还以诚待人的小姑娘,让老真人印象极好,顺带着就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年轻隐官有不错的观感了,什么样的师父带出什么样的徒弟嘛,要么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要么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当时于玄才极有深意地对三山九侯先生笑言一句:“两次敬香,还得归功于那位陈小道友。”
三山九侯先生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算是勉强认可了于玄的这个说法。不是三山九侯先生自视过高,吝啬好话,而是因为于玄之前与他说了句分量不轻的有心之语,故而他这一点头,就等于被迫给出了个答案。
于玄在这之前,曾经询问一事:“是不是芝兰当道,不得不除”
在那之后,陈平安为了缝补桐叶洲的一洲地缺,与诸君借取山水,俨然是“吾为东道主”。为何只是小有磕碰,大局依旧是顺遂的因为冥冥之中,三山九侯先生在天外星河的这一点头,就等于让陈平安得到了一道名正言顺的旨意,这就像一个封疆大吏,得到了朝廷颁发的一纸公文,做事情就顺理成章。当然,三山九侯先生不点头,陈平安依旧可以缝补地缺,只是最终效果没有那么好。
这种天外赏景的机会实在难得,陈平安就带着小陌和谢狗一起慢悠悠御风返回浩然。而陈平安那一粒未曾被收回的心神,在与持剑者逆流光阴长河万年之后,见到了一幕,这让他长长久久,怔怔出神——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一处山顶,夜幕沉沉,围坐篝火。
除了天下十豪和四位候补,还有多个身影。他们坐在这里,就像整个人间曾经坐在此地,在山巅看高处,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