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点军要杀你!”
伊籍焦急地说,原来,他受陈召点拨,刻意留心宴席,中间见刘表果然将众人遣退,只留刘备与他密谈。
想那蔡氏,躲在宴会后堂,刘表不知道,自然不会将她也撵出去。
伊籍无奈,只能在附近耐心等着,席间见刘备出来入厕,归来脸上有些泪痕,待要说话,却见有蔡氏的随从在,也没有合适的说头。
等送刘备出了府,左右想想,终究是不对头,便没有休息,继续呆在附近,监看蔡氏动静。
看见蔡瑁半夜入府,密会蔡氏,他偷听不成,便一直等到蔡瑁出府,琢磨一下,便悄悄跟随其后,想看看他要干什么。
那蔡瑁竟是要半夜点兵,于是伊籍便急急回到馆舍,猛敲刘备房门。
刘备亡,刘琦便亡!
刘备闻言大惊,连忙叫起随从,骑马跟随伊籍,叫开城门,星夜直奔新野而去。
......
陈召一赶回来,便给诸葛亮说这事,等着听他的看法,谁想诸葛亮却奇道:
“自古立长还是立幼,是主君家事,以刘备之明,也不会乱说,何况元直在彼,此事又不难断,怎么会因此取祸?若是真有此事,对刘备而言,反倒是一个良机!”
“什么良机?”
“若是侥幸得脱,便能以此事为借口,假拥立刘琦为名,谋夺襄阳,进而吞并整个荆州!”
陈召吓了一跳,他只想按历史进程做事,于是就没接话,诸葛亮见状又问:
“刘备可听你的话?”
“那我怎么知道?”
陈召有些没好气,走后的事,他并不知道,不过刘备应该是走掉了,毕竟伊籍在那里。
跑了一夜,也懒得去问,也懒得去想,说完便告辞离开,剩诸葛亮在家里琢磨。
走出草庐,寒星点点。
陈召坐在马上,突然觉得有些荒唐,觉得后世说得没错,就区区一个荆州,有人想抵抗,有人想夺位,有人想保命,还有人不知道想干什么!
果然世界是草台班子。
暗自庆幸,自已选了一条相对轻松的路,只要跟着诸葛亮打打下手,再忙上一段时间,华容道上,一刀把曹操斩了,一了百了,也没有什么屠宛城的事了。
次日上午,马蹄声急。
一大早,便见一骑,使者模样,从襄阳方向,直奔新野而去,应该有什么公干。
过了许久,又有一阵如雷的声音,自新野方向传来,陈召连忙跑到酒家门外一看,只见有一股尘烟,于路上腾起,尘烟之中,有两杆大旗,一杆写着‘刘’,一杆写着‘赵’。
最前一人,骑着白马,并不着盔,一身锦服,面容方正,耳朵是有点儿大,但自顾其耳就太夸张了,总体慈眉善目,让人觉得十分亲近。
正是刘备!
旁边紧随一人,白马银枪,银盔银甲,威风凛凛,正是常山赵子龙。
再后边便是一队骑兵,约有三百多人,一骠人马,如风一般,向襄阳方向疾驰。
陈召见刘备果然活着,便放下心,眼见人马将近,朝赵云高喊:
“子龙兄!切记我说的!”
如今已过一段时间,赵云闻言有些诧异,多看陈召两眼,才记起之前的事,略微点下头,也不言语,疾驰而过。
“子龙,此是何人?”
反而是刘备深感惊奇,因为陈召的声音与身形,与昨晚那出言提醒之人,委实太像,只是当前有要务,并未在此停留。
“见过一面,听卧龙叫他阿召,想必是此处酒家的人!”
“什么卧龙?”
“其表兄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称卧龙先生,是水镜先生的徒弟,此前我来这边哨探,正巧碰上老先生摔倒,便送其回家,因此与他们相识!”
陈召的话没白费,赵云没记清他,把卧龙之名,倒是记得清清楚楚,就按听说的回复刘备。
刘备默然不语。
他将怀疑转到卧龙身上,疑心昨晚是诸葛亮,因为这是酒家老板,跟襄阳城里的人,实在联系不起来。
赵云见状,又说道:
“听这人说,其兄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常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哦?果有此事?”
“不知,我虽与其兄也有接触,但觉得其智尚可,就是过于狠辣了。”
原来赵云本身,还是对诸葛亮的试探,存有一些意见,后来也就没有提起。
“有时间来访问一番!”
出于心中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