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这几天已是相熟。
原来,自上次蔡瑁欲杀刘备后,刘表也刻意与蔡瑁保持些距离,府中的守备,经常让王威安排,所以魏延这些天常去,两人因此认识。
“我不在襄阳待了,前去投奔刘备!”魏延满不在乎的大声回复。
“这是为何?”伊籍惊问。
魏延此举,肯定是按逃兵处理的,当前除刘备外,逃兵都是连坐制,一旦士兵外逃,家中的亲属多半都要被处死。
那些有心外逃的,要么已经安排好家属,要么就是孤身一人,魏延属于后者。
“议了几日,却不见有任何行动,荆州众人,连唇亡齿寒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留在那做甚?”魏延声音有些愤慨。
伊籍沉默无语。
他熟悉内情,有些微弱请战的声音,根本传不到刘表耳中,如今刘表病重,根本无心这些事,只想着能为儿子谋个归宿,不再考虑其他。
陈召却是大喜:
“文长兄,我们正要寻一猛将,如今你来正好,也省得我们去找了,有一件大功劳要你去办!”
“什么功劳?”
陈召把协助刘琦的事说了说,魏延听了,却皱起眉头,想了半天才说道:
“刚从那里出来,如今却要回去,被老头子看见,总是有些不便!”
也不知道老头子是谁。
陈召有些无语,感觉魏延脑子有些抽风,连这简单的问题都看不出来,连忙解释:
“唉呀!文长兄,等借到兵马,刘琦公子定会安排兄为大将,到时统大军相助刘玄德,不比你这单身前往要好得多?”
说完朝伊籍挤挤眼。
伊籍看到,观察魏延半天,只是见陈召模样,沉吟半天才道:
“正是如此!”
他只知道魏延是一位屯将,哪里知道他有大将之才?思虑半天,想着刘琦反正有许多门客,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将魏延潜藏在府里也没什么事,便随口应上一句。
“既然如此,某家便先去保护刘琦!”魏延转过这个弯,返身出门,就要往襄阳走去。
倒是雷厉风行的人。
“文长兄等下,咱们俩一起,我正要去襄阳!”陈召慌忙喊住他,说完连忙去收拾些东西。
魏延停下身,趁这功夫,想起赵云的话,又进来问诸葛亮:
“这么做如何?”
“善!”诸葛亮笑答。
这时陈召也收拾好,弄了一件厚棉麻披风裹住自已,虽不华贵,倒也落落大方,对诸葛亮说了声‘你关门’,便跟魏延一同出门。
此时伊籍也走出来,只是上了马,想起大将一事,却要往新野方向去。
“机伯兄!不用去了。”
陈召知道伊籍依旧要去新野搬请大将,连忙喊住他,快步来到他的跟前,轻声道:
“有魏将军在足矣!此时刘玄德军前紧张,定然也抽不出来人,还是不要去烦他的好!”
伊籍皱眉想一下,知道陈召说得也是实情,微微点点头,拨转马头道:
“那我先回去做些准备,你们两人,到时候可直接到刘琦府上,报我名字即可!”
然后说了刘琦的住处,便打马而去,先行回襄阳谋划,黄月英那边,需要陈召去办。
陈召与魏延无马,只能冒雪步行,此时寒风再起,吹着雪花往身体里边钻,陈召又使劲裹了裹披风,看旁边的魏延,穿的不是多厚,又没有披风,有些寒酸,便问道:
“文长兄,你不冷?”
“不过些许风雪罢了!”魏延不但脸上有坚毅之色,手持四十多斤的大刀,连气喘的声音都没有,这话说得也甚是有格调。
“牛逼!”陈召在心里暗赞一声,这才彻底明白,这个时期出名的战将,没有一个是吹的,就凭这体型和气力,已经胜过普通人太多太多。
陈召只是普通人。
两人走到傍晚,这才来到襄阳城,此时雪停,这场雪不小,将整个襄阳都盖上一层,只露出些枯树干和斑驳的墙皮,显得有些寂寥。
一路来到黄府,之前陈召来过,府中下人不多,俱都有印象,等听完来意,便跑进去告诉黄月英,不多时,黄月英一袭红色厚氅,来到大门前,脸上带些怒意:
“他还知道我在?”
陈召‘嘿嘿’一笑,知道她是生诸葛亮的气,回娘家这么多天,也不见诸葛亮过来看一下,喊一下,说破天也是没道理的,想了想道:
“如今战事将启,孔明兄也是担心嫂子的安危,卧龙岗不比这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