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 默认卷(ZC) “找他去”:一家人在一起

默认卷(ZC) “找他去”:一家人在一起

和褚时健的遭遇相比,马静芬一点儿也不轻松。

褚时健走后,马静芬所在单位的领导找她谈话:“你身体不好,先回昆明去休养一段时间吧。”马静芬疑惑地问:“那么以后呢?”

“以后,以后也不用来了。”

马静芬怎么敢休养呢,丈夫去了劳改农场,这个家交给了自己,这份工作就是她和女儿的生活来源。她苦苦要求:“我需要工作,我不养病。”可领导的意思很明确,你现在是“右派”家属,你没有提要求的权利了。

马静芬回到了昆明。没有了生活来源,褚时健留下的几百元钱花不了多长时间。她到处找工作,落脚在了一个街道的编织组。编织组计件拿收入,织一支毛线有3毛钱手工费。一个人一天最多织三支线,交了管理费,每天能挣几毛钱,满打满算,一个月有八九元收入。褚时健在农场,每月有22.8元的生活费,扣除7元伙食费,留三四元零花,剩下的全部寄给她。马静芬就用这点儿钱安排女儿、母亲和自己的生活。后来,她好不容易托人找到了一份像样点儿的工作,在毛巾厂当收发。可没干多久,她就发现有人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还有一预“右派”家属的“帽子”,她感到心里异常沉重。

“找他去,既然是他的妻子,就和他一起面对,不管怎样,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她写信给褚时健,要带着孩子到元江,和他一起生活。

褚时健在离队部三四里外的半山上种地、烤酒、榨糖,借住在傣族农民的土屋里。他无法想象,妻子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活。他劝马静芬不要来,理由很简单:“条件太差了,天气又热,你过不惯。”马静芬回答:“不管有多苦,一家人能在一起,我愿意。而且那里都是‘右派’,好歹没人歧视。”

1960年,马静芬带着女儿投奔褚时健来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褚时健还没有资格和家属同住。他只能搬着铺盖卷回到山下的工棚,把马静芬和女儿留在了半山。农场不养闲人,马静芬既然来到农场,就是农场的员工,农场每月给她12元工资,要她喂养四十多头猪。当猪倌,这是马静芬这个在他人眼中是纤弱敏感的资产阶级小姐从来没有想过的。

马静芬牢牢记住了这样几件事:

一天,褚时健到队里开会,没有上山来,她哄着孩子睡觉,相伴的是盏昏黄的油灯。突然,一样东西“啪”地打在蚊帐上。拨开帐子,她看见一条锄把儿粗的花蛇,盘栖在屋顶木檩上。她吓个半死,心头打战,欲逃无路,怔怔地紧抱孩子坐在床上,直等到丈夫天亮回来。谁知道他回来一听,说:“不怕,等它吃老鼠,明天再说。”

又有一次,褚时健进山砍竹子,一走一个星期。正值雨季,天漏了一般淅淅沥沥地雨下个不停。破屋不耐连天雨,地上到处流淌着小河,屋里屋外一样湿。下山打饭要走一大段山路,抱着孩子寸步难行。马静芬让女儿待在家里等,可孩子害怕,死死抱着妈妈的腿。她一巴掌甩过去,女儿的鼻子里流出的是血,母亲心头流出的是痛。

半夜,要到碾坊关闸停水。他不在,这就成了她的事。夜黑黑的,山风带着啸音缠绕林中。马静芬硬着头皮提着马灯摸到碾坊关闸,每次都吓出一身冷汗。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