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而来时,也就是他的毁灭之日。
打铁还需自身硬,己身正方能正人。
干部腐败堕落,主观原因占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政治上丧失信仰;思想上价值扭曲;道德上蜕化变质;心理上狂妄自大。
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为官当抑欲。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廉洁从政是中国挡不住的趋势,侥幸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无论是谁,都不应在提高侥幸技巧上下功夫,而应从根本上身正行直。
列宁:“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
八小时外干什么、看什么,与谁交往,往往就决定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廉洁指数”。
官德正,则事业兴;官德差,则事业衰;官德兴,则国运兴;官德败,则国运衰。
遵纪守法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考验;不仅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自卫”。
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接受监督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被监督,如同为自己请了一位保健医生,经常为你做“体检”,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治疗,防止小毛病发展成大错误,避免“亚健康”恶化成“不健康”。
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一斗;广厦万千,夜卧仅有八尺。
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
钱财是身外的,美色是有害的,权位是暂时的。想清楚了这些根本问题,就能够在生活圈、工作圈、交际圈中,提高自控能力,过好名利关、金钱关、美色关。
为官不贪,身有正气,是精神上的宝,比物质的宝更为珍贵,更应珍惜。
赖德·哈格德:“男人们只有不为诱惑所动心,才算男子汉大丈夫。”
官员的腐败历来是王朝衰落的基本原因,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自律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廉洁有益健康,腐败导致死亡。
三面明镜不能离身:以党章党纪为镜;以百姓为镜;以先进典型为镜。
地位越高的人受世间种种诱惑的影响就越大。
刘伯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郑成功:“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不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真快乐;不寻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逍遥。
关汉卿:“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朱熹:“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
陈毅:“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名利是魔绳。
为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世界上没有人从小就想当坏人,坏人都是在坏环境中缺乏自律造成的。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腐败是社会毒瘤,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致命风险。
清廉与太平连在一起,清官不仅要执行朝廷政令,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得民心,有益于维护政权形象,促进社会稳定。
爱默生:“有些人是因廉洁而贫穷,但贫穷的人却未必都是廉洁的。”
普卢塔克:“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高尔基:“人若不要钱,准保成圣贤。”
廉者,政之本。
对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
从古至今,一个朝代“人亡政息”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另一个是民不聊生。
吏治,向来是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
吏治的优劣直接关系民心向背和王朝统治的安危。
清代历史学家在总结明朝的历史教训时,得出一个富有哲理的结论:“贿随权集”,意指贿赂、腐败总是随着权力而聚集,权力愈大,行贿者愈多。
王安石:“与其以赂迁,吾宁困以终身也。”
为官四要: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
为利图名如燕雀营巢,争长争短如虎狼竞食。
清廉是官员的起码条件,否则一切免谈。
贪能误国,懒也误国,无所作为的清官就是庸官。
作风上正派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