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工作上敢于担当,二者缺一不可。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这样“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和“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
为官之道“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简单,人际关系简单。
海瑞:“惟廉惟明,惟公惟断,勤慎兼之,居官之道无越此矣。”
葛洪:“白石似玉,奸佞似贤。”
《东周列国志》末尾的“纵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贤佞用”这句诗,道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事业成败,关键在人。
卢梭:“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李叔同:“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领导对下属和群众负有“领”航“导”向的重任,必须具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基本素养。
心头常亮“红绿灯”。
如何做到廉洁从政?需要立志高远;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善于解剖自己、反思自己,敢于否定自己。
黄埔军校有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来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
纪律高于一切。
遵守纪律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纪律就是高压线,它高高地悬在那里,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或者不是故意去碰它的话,你就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
把住“权力关”,要把住“首次关”“小节关”“独处关”“家庭关”“交友关”“自满关”“嗜好关”“善终关”。
“居官四败”:昏庸懒惰,放任下属;傲慢狂妄,胆大妄为;贪婪刻薄,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言而无信。
从政与发财是两条道路上的车,不能并行,不能兼得。因此,想当官就别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
心中要有一根定海神针。
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
清代名臣孙嘉淦居官“八约”:对君主忠诚笃实而不自我炫耀;与同僚共处谦恭相敬而不骄傲自大;不争权夺势;不追求功名;办事只限于除去弊端;说话则删去无用之词句;不结交权贵和拉拢朋党;生活力求简朴以保持廉洁。
重名节者轻利欲,重利欲者轻名节。
勤则敬业,敬业则俭,俭则养廉。
凡勤于职守者,都专注于工作,甘于朴素生活,保持廉洁作风。反之,懒惰之人则无所事事,思想空虚,精神颓靡,各种歪风邪气必然乘虚而入。
俭可养德,提高思想品位,陶冶道德情操;与奢伴生的是情趣的堕落、贪婪的滋生和灾祸的降临。
洁身自好是完善人格的根基,为官立业的法宝。
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政勤政优政。为政清廉不当“贪官”;勤奋敬业,不当“懒官”;勇于创新,不当“庸官”。
当个人成长进步很顺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限制自己;当个人碰到挫折或不顺的时候,也不要忘记限制自己;当无人监督的时候,要注意限制自己;当人情不断袭来的时候,要注意限制自己。
“聪明”不可以自许,“为官”不可以人迷,“名利”不可以用意。
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
古人讲:“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公正是为官之基,诚信是为人之本,廉洁是生威之根,贪婪是腐败之源。
智者以他人的惨痛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的沉重代价唤醒别人。
感恩方能知足,知足方能敬畏,敬畏方能自律,自律方能奉献,奉献方能幸福快乐。
当政之道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勇创新,治政之道在于保平安,施政之本在于律自身。
历史上,犯有各种罪过的官员都有可能被平反,唯独贪官污吏等腐败分子没有被平反的。这说明,只要成了货真价实的腐败分子,那就是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万劫不复,永世不得翻身。
领导干部要“自己做好,管住下属”。
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
腐败,原意是指有机物的腐烂、变质。把这个词引申后,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