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 > 默认卷(ZC) 第六章 燕京燕京

默认卷(ZC) 第六章 燕京燕京

到故乡的感觉。

接下来是唱校歌,由高年级的合唱队演唱。合唱队的同学是青一色的黑燕尾服,白衬衫,黑领结,风度翩翩。他们唱着:

雄哉壮哉,燕京大学,

轮奂美且崇,人文荟萃,

中外交孚,声誉满寰中。

良师益友,如琢如磨,

情志美相同;踊跃奋进,

探求真理,自由生活丰。

燕京燕京,高业浩瀚,规模更恢宏;人材辈出,服务同群,为国效荩忠。

凌叔华的情绪也被感染了,心中仿佛有团火在上升。她意识到,这种强悍的精神力量,将影响她的一生。

凌叔华读的是动物系,她报考这个系并不是因为她十分热爱动物这门学科,实际上,使她发生兴趣的,是她最崇拜的作家歌德。歌德最先就是学动物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的妹妹凌淑浩准备学医。而动物学中有门解剖学,说不定还能帮助妹妹做点什么事情。

真正读了动物系,她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有多么的荒唐。

首先,这门课程十分枯燥乏味,整天都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进化等等,一点也提不起她的兴趣。再者教学设施十分简陋,仪器也很老旧。至于解剖学,在凌叔华看来,几乎就是残忍和恐怖了。第一次上解剖课,打开一只狗的腹腔的时候,凌叔华的眼睛都不敢睁开,一个人跑到墙角处呕吐不止。还有那些昆虫和无脊椎软体动物,就更让她害怕,夜里做梦常常被爬到她身边的小动物惊醒。

她实在是有些厌倦了。然而她的英文水平由于底子扎实,在这里又多是英美教师,所以长进很快,而且,她对文学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体现她英文水平的是,她编写出了两个英文短剧《月里嫦娥》、《天河配》,以西乐的方式呈现,从布景对话到舞蹈音乐,全是她一个人策划。制作布景需要木工,好在她们家工人多,就拉了几个人来帮忙,居然做得有模有样。她请来了她的好友陆小曼当主演,表演的服装是向梅兰芳借来的。梅先生答应得也很痛快,只是借来戏装又宽又大,穿上去一点也不合身。没想到的是,这两出戏在协和医院小礼堂接连演出两天,竟场场爆满,卖出去一千多张票。后来剧本还被刊登在北平的《科学及文学》期刊上,真是出尽了风头。卖票收入两千元,全部交给基督教青年会拿去赈灾了,为此,凌叔华在毕业前还得了中国燕大斐德斐荣誉学会颁发的金钥匙奖。

妹妹淑浩入学后每天用完早餐便去教室做弥撒,因为学校是由美国卫理公会和长老会共同管理的,这一课是不可或缺的。淑浩是班上最小的学生之一,学校给她的任务是早晨在宿舍外摇铃,早饭后到教室听讲道、祈祷,还要诵经。而叔华则在宿舍里讨论恋爱、婚姻等诸多她们关心的问题。

淑浩记得,一个周六姊妹二人到真光影院看美国默片《赖婚》,叔华看到紧要处哭得像个泪人,淑浩却笑她眼泪太多。

淑浩的舍友是李德全(后来为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长,冯玉祥的夫人),她们下课后经常到王府井去闲逛,用英语对话,引得别人盯着看她们。她还对李德全说,我要学好英语,以后到那座绿房子里去念书。

在燕京那一年,英语教师艾丽丝·佛瑞姆给淑浩起了个英文名字“艾米”。

到了年底,淑浩决定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她参加了四天笔试,考完生物、化学、物理和数学,就剩下英语口试了。她心中忐忑,对主考官W·W·斯蒂夫勒说:“拜托您能不能说慢点儿,说快了就不能全听懂了。”她还请佛瑞姆老师帮忙,给斯蒂夫勒写了一封信。过了几天,斯蒂夫勒给佛瑞姆回信说,凌小姐已以高分通过了考试,不用为之担心了。

凌淑浩就这样顺利地考上了协和医学院。

凌叔华虽然初入学读书,但每天大半光阴依然用在书画上。由于父亲凌福彭嗜好书画,认识的画家也很多,因此她经常去参加北平画家的聚会。那时,中国画学研究会刚刚成立,著名画家陈师曾是发起人之一,画家们经常在罗园雅集。罗园位于东城,且具亭榭水石之胜,主人罗雁峰善画佛,常与陈师曾、齐白石、王梦白、金拱北、姚茫父及吴静庵、江南苹夫妇合作。江南苹和凌叔华年龄相仿,是陈师曾惟一的女弟子,这一帮丹青高手,茶余饭后,濡毫染纸,兴之所至,一幅又一幅画作在腕下诞生。

因此江南苹便成为凌叔华的丹青好友。

江南苹原籍杭州,一九〇一年出生于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