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 > 默认卷(ZC) 第二十五章 执教南大

默认卷(ZC) 第二十五章 执教南大

一九五六年夏天,凌叔华应聘到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

南洋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建立在狮城西南的裕廊山上。这里山势不高,蓁芒丛生,是一坐平凡无奇的山丘。然而学校的建筑却古香古色,一派中国风格。对于爱山如痴的凌叔华来说,不但没有觉得枯躁,反而庆幸它保存了濯濯童山的纯朴,没有历史的沧桑和庸俗的浮夸,恰如一部稍带洪荒气息的歌谣。

她居住的云南园,房前十二扇窗子洞开,对着一座隐隐青山。星洲四季如夏,除了雨中罩上一层薄纱,其他时间则是空濛悠远,鲸波暾日美景良辰了。那阶前的栀子花,那冲天的鸟声,常伴她入梦。对于一个浪迹天涯的人,小楼倚空,滴翠挼蓝,实可指为依归了。

于是她把这居所称之为——爱山庐。

那一年,陈西莹先生送她来星洲,也曾在此小住。

来之前,凌叔华的外甥女陈美芳刚刚毕业,借此来看望姨妈和姨父,另外想学一些中国画的知识,听了凌叔华的绘画课。陈美芳回去后,叔华给她写了一封长信,这其中抄录了她母亲凌淑浩的来信中的一段:

关于写信,想到你对美芳说的那些关于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太祖母以及关于我的话,我根本就没有兴趣提笔。我简直难以想象,特别是母亲已经去世,不能够亲自辩解了。我们的太祖母不是西班牙人。你是听谁说的?我很爱妈妈,你说她,就是跟我作对。像你这样的上等人没有必要为了自己的成功而贬低家人。美芳从伦敦回来后,变得那么困惑,我真后悔让她跟你学画。

信中大有推倒阿尔卑斯山之势。此时凌叔华才明白,九个月以来,她给淑浩写了不下六封信,而淑浩一封也未回的真正原因。是美芳伦敦之行回去说了什么?还是因为小说《古韵》的事耿耿于怀?凌叔华也百思不得其解,把心中的委屈写信向外甥女诉说:

我不记得我曾经向你提到过我母亲的事,因为你从没见过她。我也没有谈过我们的太祖母,我是听父母说起过,说我们的太祖母有一头金黄色的卷发,所以家里人叫她黄毛太。没有人把她当成外国人,而且即便她是西班牙人,头发也应该是黑色的。我们都知道,许多杰出的美国公民祖上都是欧洲人,他们也并不为自己的血统感到羞耻。所以我真不知道你妈妈为什么对我这么大惊小怪的。至于我母亲,我一点儿也不会因为她不是正室就觉得没脸见人……

接到你妈妈的信后,我无法相信她会说这样的话。她将我对她的情分看得一文不值,我不相信她会这么无情。这辈子我没有对她说过谎,也没从她那儿得到过什么好处。每年圣诞节,我都给她寄礼物,尽是挑好的、贵的买,因为我希望她从一个最亲的亲人那里得到礼物而感到快乐,而且,也是因为从小时候我就爱这个妹妹。如今,我很羞耻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傻子,尤其是这九个月来,我写信给她,寄礼物给她,她不仅不领情,相反,还写了一封粗鲁、无情的信来骂我。

凌叔华这封信,美芳对小滢说不记得收到姨妈这封信。是没寄出,还是美芳忘记了?但那个时期姊妹二人发生过矛盾或误会是存在的。

到南洋大学教书后,这些矛盾也就慢慢冰释了。

初到南洋大学,她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的梦一直未休。她在给伦纳德的信中说,她一到新加坡,便搬进学校提供的三居室小别墅中,让她吃惊的是,新加坡竟是个“半中国的国家”。

六月三日,在信中又报告了初到的感受,她发现在这里很难了解到当地的政局,除了分量不重的教学工作和帮助图书馆收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外,她在一座四邻稀疏、但树木茂密的小山坡上,过着一种“隐士生活”。夜晚,她点着蚊香驱赶昆虫,香烟袅袅,伴她进入香港、台湾和日本的梦境之中,这使她获得“一些新鲜思想,我可以把它们用到我的第二本书中”。

深秋时候,她又给伦纳德去信说,对于那个庞大计划,她的信心突然崩溃了。朱利安“说我的文字有一种俄罗斯风格,有时还有点儿法兰西的味道。他说如果能正确地运用它,就可能写出杰出的作品。我想按照他说的去做,但不太成功。如今每天的生活让人厌烦。我可能是江郎才尽了。”

不久,山下有四个男孩女孩来找她。这些孩子大都十来岁的样子,衣裤破旧,散漫不洁,脚上也没有穿鞋子,然而他们憨态可掬,天真活沷。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对叔华说:“您是先生,我妈说请您教我们读书。”她说着随手把带来的两条黄瓜和一把小葱放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