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国内企业中,格力绝对是一个有着独特个性的企业。格力的独特个性就是专业做空调。由于这种对行业的坚持和执着,格力一直拥有着更多的从容。让许多同行感叹的是,在很多所谓的行业机遇面前,格力总是保持着足够的冷静。正如一位空调业同行所说:“他们那么有钱,团队那么优秀,但是他们是中国唯一一家专业做空调的企业。”
从2011年开始,中国空调行业狂飙突进的时代终止了。国内空调行业从此前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到一个明显的低迷期:国家补贴政策退出,市场规模相对稳定,产能扩张速度明显减缓,不同渠道竞争加剧,行业洗牌趋势日益明显,这些变化为空调厂商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企业表现低迷也是行业低迷的一个缩影。《2012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市场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市场压力、库存压力、政策衔接不畅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下,2012年国内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下滑25.12%,销售额同比下滑19.36%。
而在行业的一片灰暗中,格力的“强劲增长”却显得分外惹眼。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归属净利润为53.32亿元,同比增幅达41.34%,营业收入为771.65亿元,增幅为20.43%。格力电器在逆势之中实现稳健增长,其发展势头明显强势于同行企业。正如业内专家们的预测一样,2012年,格力电器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0.84亿元,同比增长19.84%;实现净利润73.78亿元,同比增长40.88%,成为中国首家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的专业化家电企业。
格力电器经营业绩的连续超预期增长,使得各机构纷纷看好格力的盈利前景。业内分析人士称,在摆脱了空调行业普惠制之后,空调行业已经进入了强者恒强的新时代,格力的龙头地位得以巩固,竞争者将难以超越。
长期以来,在空调行业,人们一直将格力、美的视为行业两强,两强争霸,共同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然而,近一两年来,由于两家公司秉承的策略完全不同,导致两家公司在空调领域的业绩成长和行业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格力持续提速,美的则驶下“快车道”。
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开拓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产品销售量大幅增长。“格力电器因为长期以来加大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注重产品质量,在消费者心中赢得了口碑。此外,企业狠抓管理,充分发挥公司的产能、物流布局、规模化优势,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加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解释说。
当其他企业觉得白色家电行业已经成为一片红海的时候,格力却坚定地认为,只要引领科技潮流,白电依然是一片蓝海。在经历了行业和企业的快速增长之后,格力拒绝了极具扩张诱惑的多元化道路,坚持在空调专业化这一条道上走下去。
董明珠表示,多元化战略可以为企业营造更多后路,但也会分散企业的精力与财力。空调市场一直都在,新的技术也不断涌现,只要格力一直掌握核心科技,就能一直掌握竞争优势。
如今的格力在科技创新上为中国企业树立了标杆,至今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种需求。企业拥有技术专利9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500多项。
早在1995年,格力空调就首次以微弱优势,超过了昔日中国空调业的老大春兰,实现了销售排名业内第一。但是,格力也面临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前景:要么搞多元化,在价格大战掏空腰包的时候,确保还有其他的利润来源;要么走专业化道路,以一己之力抵御全行业的竞争。
在是走多元化还是走专业化的问题上,格力电器也曾有过艰难的选择。面对空调行业是否已经饱和的问题,格力最终通过调查研究做出了决定:不能轻易进行战略转移。就在众多企业选择了多元化道路的时候,格力依然保持了独特的经营思维:专一化经营。
格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曾不断遇到多元化的诱惑。许多生产冰箱、彩电、洗衣机的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贴上格力的品牌,或者要求格力把他们兼并。但是,最终结果都是一样:被格力婉言拒绝。
董明珠坚持不被表面现象和眼前利益所吸引,坚决不赚看似天上掉馅饼一般的意外之财。董明珠说:“如果代工厂家的产品质量不好,技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