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调行业的业内人士没人不知道,董明珠是一个创造了中国营销神话的“营销女皇”。提起她,竞争对手们曾经评价说:“董明珠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在格力内部,员工们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的:“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媒体人则评价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董明珠完全称得上是中国空调营销的一颗耀眼明珠,创造了无数营销传奇。她曾经带领23名业务员迎战一支近千人的营销队伍,为格力夺得了全国销量第一,而且没有一分钱的应收款。
对于“董明珠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的说法,董明珠是不同意的。她说:“希望我走过的路是丰收的路,是为大家带来收获的路。跟着我一起走路的人,是绝对不能颗粒无收的,但是,也不可能获得不正常的收入。”经常有人说,不了解董明珠的时候,都觉得她很厉害,但接触多了,才知道她很有人情味,也很理解人、宽容人。经销谈判的时候,对手很难从她这里获得不正常的利益,可一旦携手合作,就让人觉得像背靠大树好乘凉一样心里踏实,通过合作来获取正常的利益。
面对产品的营销,董明珠认为,只有让经销商赚钱,格力电器才会有发展,才能长治久安。这是一种非常朴实而又非常实用的经营观。她说:“要让众多的经销商乐于经销你的产品,你就必须保证他们能赚到钱。商家所追求的就是赚钱,不赚钱的事哪个商家都不会去做。格力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格力的经销商们都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
在营销合作的过程中,往往有的厂家只考虑自己赚钱,而且赚得越多越好,却忽视了经销商的利益。而格力却完全不同。董明珠所希望的恰恰是经销商能比格力赚得多。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团结更多的人共同来做发展格力这件事,才能收到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效果。
1997年,因受空调价格大战的严重影响,格力的经销商们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董明珠敏锐地发觉了市场竞争的本质所在,她果断决定,从当年公司的利润中拿出2.5亿元巨资返还经销商。这一招,让所有的经销商为之感动。从此,中国空调开启了属于格力的王朝时代。格力讲信用已经是业内的普遍共识。只要是格力承诺的事情,都是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没有不兑现的。
一直以来,格力都秉承着公平、公正、合作和双赢的商业准则。董明珠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只要她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就会坚持到底,绝不含糊。她最痛恨的就是营销领域的那些潜规则。她的眼睛里揉不进一丁点儿的沙子。潜规则就是潜规则,绝不能代替正常的规则。所以,挑战潜规则,让本真的商业规则发挥真正的作用,是董明珠一直的坚守。她觉得,无论是格力还是她本人,都应该在这方面有所担当,引领行业行为更加规范。
1994年秋,格力因为“集体辞职”事件跑了一批业务员,不仅带走了大批经销商,还给格力造成了舆论上的负面影响,差点儿断送了格力的前程。临危受命的董明珠不但带领手下挺过了难关,还使公司的业绩很快就翻了一番。董明珠感到,公司最应该做好的就是维护好大多数经销商的利益,而对于那些有潜规则行为的人,必须毫不手软地清理出经销队伍。
1996年,号称“格力第一大经销商”的安某利用低价倾销的办法,来实现较高的销售数量,然后掉过头来直飞格力电器总部,以格力销售大户的身份,强硬要求董明珠对他的进货给予降价优惠。董明珠马上意识到,安某采取的是非正常营销,他做得越大,对格力公司的损害也越大。这样的营销方式将对公司的可持续性营销带来严重影响,后果不可想象。董明珠断言拒绝了安某的无理要求,并责令他按公司定价销售。
结果,安某不但不思改悔,还变本加厉,大量克扣二级经销商的客户安装费。董明珠完全明白了安某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只顾个人眼前利益,不顾公司长远发展。这样的人存在于格力的团队之中,不仅严重损害格力二级经销商的利益,更会给格力品牌带来严重损害。董明珠当即下令:格力电器停止给安某供货。这一指令,实际上已将安某彻底扫地出门。
不久,感到有些后悔的安某专程到珠海来找董明珠认错,并请来朱江洪帮他说情,但董明珠坚决不为所动。她明确告诉与格力合作的经销商:停止与安某的合作,可以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