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凉山月 >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两天之后,爬过了小湘岭。

小湘岭虽然海拔比大湘岭更高,但大家已经有了爬大湘岭的经验,又多了几天的锻炼,反觉得比爬大湘岭时轻松。当他们越过主峰看到山下的越隽城时,竟然高兴得还合唱了两首歌。

离城尚有十余里,便有越西县几位领导赶来迎接。王庭芳,罗洪英豪等下了马,与欢迎的人一一见过。一位是县长,才由军队转业来,还没来得及脱下军装。另一位是个彝人,穿着天蓝色大裤脚裤子,黑色窄袖上衣,披一件擦尔瓦。县长说这位是本县民族处主任。名叫瓦渣木古。是多年的地下党员,本是个黑彝支头,年近四十,相当稳重。两位***一边一个对大家说:“我们这地方条件太差,又正在开民族团结会议,照顾不周,请大家多原谅!支头们正等着跟北京来的领导见面。”

王庭芳便询问当地的情况。书记说:“旧中国给我们留下滚动中的一窝乱麻,要把它先稳住,后清理。现在敌人兴风作浪想把它滚得更急,搅得更乱,幸亏有瓦渣同志和一些开明的黑彝支持,才没出大乱子。慰问团到来,是给我们极大的支持。”

王庭芳说:“能不能介绍点具体情况?”

瓦渣说:“这是个彝民为主,彝汉杂居的县。历史上积下了太多宿怨。人民政府的牌子刚挂上,请愿、告状的人就挤破了门。彝人告汉人占了他的地,欠了他的债,收去他种的大烟,要政府主持公道,为他追债;汉人告彝人烧了他的房,抢了他的人当娃子,要政府保护汉人利益,为他复仇。你去查吧,两边都有根据,全是事实。真要办得双方满意,再有十个县长也理不清这笔烂帐。彝人说,从来的官府都偏向汉人说话,就是***伯伯为彝人主持过公道,现在他当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你们都是他的人,我们才敢又来告状,你们要为彝人作主;汉人则向我们发出忠告,说多年来的政府都是跟地主、黑彝勾在一起,拿了彝人银子,我们被弄得家破人亡无处喊冤。你们要真是人民政府,就给我们报仇。你们再不给我们作主,这里的汉人就要全死绝了。咱们都是一样的炎黄子孙呀……”

王庭芳听了,频频点头,心情很沉重。

瓦渣接着说:“两边说的虽然都是实情,只是有一点谁也没看清:这都是统治阶级操纵、制造的。此地地主,跟旧官府和彝人两边都有勾结。他们协助官府剿办彝人,迫使一些黑彝求他保护,受他控制;反过来他又指使这些黑彝劫掠汉人,逼迫汉人也求他保护,受他们盘剥压迫。到此地当官的人,要想坐得稳当,宦囊充实,也要看他们眼色行事。现在这批人大多随着*****湾去了,但种下的恶果却非一时半刻能整理清楚的!”

王庭芳问:“那,你们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书记说:“我们只能把旧帐暂时搁置。要求从现在起不结新怨。汉从不准再坑害彝人,占地的交租,欠帐的还本;彝人不准再抢劫汉人,不准再买汉人作娃子。剩下的事以后慢慢清理。”

王庭芳说:“看来也只能如此。执行得怎样呢?”

县长说:“基本上得到贯彻了,出了点小纠纷,处理后汉人彝人都挺满意。也多亏瓦渣同志,才能处理得这样完满。”

王庭芳说:“什么样的纠纷,怎么处理的?”

县长说了个案例:汉人张三牛告彝人木依家半夜下山,把他田里的稻子抢割光了。政府找来木依支头询问,木依支头承认此事属实,但说他临走把汉人李四海欠他债的借条留在田里,要张三牛自己去找李四海讨还稻子钱。这不算抢,买的。只是叫张三牛到李四海那里取钱就是了……

王庭芳打断话头问:“这张三牛跟李四海是亲戚?”

瓦渣笑道:“他俩不认识。但彝人的逻辑是羊子丢了羊群找,他们既都是汉人,就叫他们自己去了帐。我把他们三个人都找了来,先把借据交还木依,并问李四海这借据可是他开的?李四海因诈骗才被政府拘留过,面对借据不敢抵赖。我们派武装人员押着李四海回家取钱,钱取来交到木依手里换回他的借据。当场叫木依用这钱赔偿张三牛的稻谷。这钱比张三牛的稻谷值得多,张三牛情愿把多余的部分还他。我根据清理旧债还本不再收利的原则,动员彝人把这钱退给了李四海,处理得三方都满意。张三牛还拿这钱请木依喝一顿酒,两人成了朋友。”

王庭芳说:“政府才成立几个月,你们的成绩实在不小。”

书记说:“可该解决没解决的问题更多呢。更麻烦的是彝人内部打冤家,至今不仅没减少,还有增多的迹象。离这不远有个吉永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