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字文若。
荀子之后,颍川颖阴人。
父绲,母不详,妻唐氏。
生公元163年,逝公元212年,享年五十。
圣人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天命不可违也。
荀淑生八子,人称八龙,荀绲称老二。
绲有三子,荀衍、荀谌、荀彧。
彧立冠不久,娶中常侍唐衡之女,因彧少时知名,学识过人,才免于被人讥讽。名士何颙见彧,问其国事,彧皆能对答如流。
遂颙赞曰:“文若之才,王佐也。”
公元189年,彧举孝廉,任守宫令。
不久,荀彧辞官归家,与乡人曰:“大乱将至,颍川为重,首当其冲。战乱四起,必遭荼毒,若要保命,往他郡避难。”
彧有先见之明,然无乡人相信。
时冀州牧韩馥闻荀彧之名,遣人来接,荀彧于是与族人迁往冀州避祸。
注曰:各有说法,史书不同,多做几种推断。
彧至冀州,绍以聚人才无数。
荀彧、荀谌寄居好友辛评家中。
辛评与绍曰:“今主公求贤若渴,吾有好友荀谌、前来避难,此人大才,公若招揽,如虎添翼。”
绍曰:“如此大才,当登门拜访。”
遂绍与辛评同去。
绍见谌、彧问曰:“何人为兄?”
谌曰:“吾长两岁。”
注:又有史曰谌乃荀彧之弟,依袁绍的性格,做什么事情要压曹操一头,遂绍得大操得小。又依袁绍恶好,荀彧与宦官结亲,曹操又是阉宦之后,袁绍极有可能遣荀彧为曹操谋士。
绍大悦曰:“汝可愿为寡人出谋划策,解民之困?”
谌曰:“吾愿追随主公左右,为主公说客。”
绍大喜,当即赐城中府邸一座。
绍又望荀彧曰:“汝可是唐衡女婿,荀文若也?”
彧曰:“正是。”
绍曰:“吾弟孟德正缺佐世之才,书信数封,皆是向我要人。孟德乃是阉宦之后,汝乃阉宦之婿,凑成一对,岂不正好。”
彧叹气不答。
绍曰:“吾这便书信孟德,他若不弃,汝再去不迟。这几日汝便去寡人府上,饮酒吃肉,谈史论经可好?”
彧不敢推辞,遂回曰:“恭敬不如从命。”
不久,绍接操回信,递荀彧一观,彧叹曰:“吾择日动身。”
彧心曰:“绍终不能成大事也!”
后世有评曰:“袁绍被曹操诓卖,袁绍还在替曹操数钱。”
彧择日动身去投曹操。
谌留下为绍所用,不久谌自荐去做说客,游说韩馥让位。
彧动身不久,绍使书信快马送操。
操又接袁绍书信,遂于城外十里等候。
三日后,彧至,操上前迎接,彧见操十里相候,心生感动,下车拱手拜操曰:“将军有礼。”
操行大礼回曰:“吾得文若,如得子房也。”
荀彧大为激动,遂拜喊曰:“主公。”
操曰:“府上以摆好酒宴,特为文若接风洗尘,与吾同去。”
曹操执荀彧右手,并肩入城。
次日,操拜彧为军师,随操从征。
操又与仁、惇、渊、纯吩咐曰:“文若之言,等同寡人。”
众将见操如此尊崇,自然不敢怠慢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