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何罪之有?”
使者回操,操冷声曰:“即如此,留之无用。”
操使斩令文曰:“崔琰与宾客交往,门庭若市,结党造谣生事。待客之时,吹胡瞪眼,吹毛求庇,似有怨言。”
操使二罪并治。
其一罪曰:崔琰结党营私,参与太子之争。
其二罪曰:曹操称魏王时,匈奴派使者进贡,崔琰扮魏王之时,吹胡瞪眼,有失国体。
榻边捉刀典故:
操灭乌桓,后称魏王时。
各游牧民族纷纷依附,匈奴使者送来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
操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崔琰召来,叫他代为接待。
接见时,琰正中端坐,受匈奴使者拜贺,操扮作侍卫,手握钢刀,挺立于坐榻之旁。
琰与使者相谈,言语浮夸,引经据典,使者不懂,莫名其妙,崔琰便吹胡子瞪眼讥讽蛮夷粗陋寡闻。
操不时捏刀假咳,说上两句。
接见事毕,操派人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答曰:“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侧捉刀之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也,是为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