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矛盾,使大明的土地资源可控。
远远不至于跟士大夫阶层鱼死网破。
这一次,正德新政闹出来的动静已经够大了,朱厚照也借着这一次,弄清楚了许多的家底子。
果不其然,养廉银之议一出,文官们的声音顿时小了许多。
毕竟官员们的利益保住了大半,至于士绅,等着他们自己考上功名再说吧。
这样的结果,自然也是皆大欢喜的。
朝野上下,不禁喜笑颜开。
散朝之后,朱厚照诡异的瞅着张懋一笑,说道:“众勋戚留一下,朕有话对你们说。”
“诺。”
待文官们走后,朱厚照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勋贵们还是靠得住的,这一次朱厚照看清了太多。
比如就自己眼前的这些勋戚们。
张鹤龄笑着说道:“陛下,说吧,有什么差事。”
“朕在宣府,成立了武学,朕决定......”
众勋戚一愣,朱厚照继续说道:“各位可选家中子侄,送往武学学习,以报效大明。”
“陛下,还是别了吧。”
张懋率先出言反对,京中这些纨绔的样子,他们可太清楚了。
这要是送到宣府去,天高皇帝远的,不得反上天去
“嘿嘿嘿嘿,英国公听旨。”
“老臣领旨。”
“自即日起,英国公张懋加太师,太傅,领宣府武学祭酒,即日起赴宣府上任。”
张懋一愣。
“英国公,希望您能像管束张仑一般,管束宣府武学的学子们。”
众勋戚们顿时眼前一亮,这张懋的家风那可是有目共睹的。
谁家孩子不欠收拾,怎么就人家老张家这么会收拾,这孩子一个个的出来都贼听话。
老子说向东,都不敢向西,老子说抓狗,绝对不撵鸡的。
张懋看了看自己身后的那群人,尴尬的咳嗽了两声道:“老夫年事已高,恐......”
“唉,不止您一个人,朕还选定了几个老师,您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