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唐诗修正 > 第十章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第十章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了意义,还不如直接隐居好了。

凡在文字中谈论到修道的作者,一般都会用“禅”、“道”、“寺”一类的文字去引申,或者直接以道的现象进行哲学辩证。这里没有,所以,只能看做是避世之言。

这一首诗改动大的有:微月,药院滋苔纹,西山鸾鹤群,一共三处,其余变动不大。

月光用淡字形容,恐怕比用微字好得多,或者直接不形容月光的程度,有有月光就行了。

药院滋苔纹,院子里的药草滋养青苔,说明主人很久没回来了。

西山鸾鹤群,个人以为,没太大意义。

而且,全文除了第二句,第四句,第七句,其余全部写景,只有牵强附会地去言情问道,似乎太过生硬。

因此,修改的时候让之更加深入一些,在写景之余,用隐闲、漫遁、悠归、恬淡、欣然几个词,把情感连贯起来,让之更加自然一些。

修改以后,更加圆润自如,读者也更容易理解,如果是之前,读起来就非常晦涩,很难以理解。

谈道的人,总是有恬淡的心境,那么,道家的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更加符合道的心境,包括用字,越简单,越接近真实,接近自然。

花开花谢山河变迁,本来就是自然的事,要直指本心,就要化繁为简,天道自然,道法自然,都离不开自然两个字。

太过复杂,越衍生越多,不符合修道的心境,修道就是看穿红尘种种,看穿世界万象,回归真我。

真我是一种至纯的状态,原始的状态,也就是说,从后天回归先天的状态。

就像婴儿在母胎之中的呼吸,很自然,很纯洁,什么思想都没有,就是单纯的呼吸。

简单的文字,也是符合道的自然,大巧不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最简单的最直接的,能不工就不工。

工的痕迹太浓,反而离自然越来越远,山水的美丽,不正是因为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人造的山体与自然的山体,是不是差距很大?

自然,接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